202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78所大学面向安徽招生,录取分数线在482-644分之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安徽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大学是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是北京科技大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及相关招生院校,供大家参考!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2024年安徽分数线概览
1、物理类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在安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44分,对应录取位次6563。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在安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42分,对应录取位次7145。四川大学2024年在安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40分,对应录取位次7777。大学名 (专业说明) |
批次 专业组 |
2024 分数线 |
2024 位次 |
---|---|---|---|
北京科技大学 (高精尖班)(特殊培养政策详见学校招生网)) |
本科批 1048(W005) |
644 | 6563 |
西北工业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2716(W004) |
642 | 7145 |
四川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入校后只允许在匹兹堡学院内申请转专业)) |
本科批 2458(W008) |
640 | 7777 |
北京科技大学 (入校一年后可分流至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 |
本科批 1048(W005) |
636 | 9106 |
华北电力大学 | 本科批 1738(W005) |
635 | 9460 |
合肥工业大学 (英才班) |
本科批 1515(W005) |
632 | 10563 |
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大数据双学士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
本科批 1040(W003) |
630 | 11315 |
深圳大学 (不招色盲考生) |
本科批 2414(W003) |
626 | 12931 |
河海大学 (大一在南京相应校区学习,大二起在常州校区学习) |
本科批 1562(W006) |
622 | 1463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本科批 3002(W004) |
622 | 14634 |
福州大学 | 本科批 1294(W004) |
621 | 15012 |
东北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30000元/年,国外学费(含注册费)4148欧元/年;建议外语语种为英语或法语的考生报考) |
本科批 1252(W006) |
609 | 20749 |
西南交通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2734(W004) |
607 | 21812 |
太原理工大学 (虎峪校区) |
本科批 2520(W002) |
604 | 23550 |
宁波大学 | 本科批 2146(W005) |
601 | 25259 |
南京工业大学 | 本科批 2082(W002) |
599 | 26380 |
深圳技术大学 | 本科批 2415(W002) |
599 | 26380 |
天津工业大学 | 本科批 2546(W004) |
598 | 26983 |
中国计量大学 | 本科批 2986(W004) |
595 | 28793 |
湘潭大学 | 本科批 2763(W002) |
595 | 28793 |
长沙理工大学 | 本科批 1114(W002) |
592 | 30690 |
上海海事大学 | 本科批 2363(W003) |
591 | 31359 |
广州大学 | 本科批 1403(W002) |
590 | 32010 |
海南大学 | 本科批 1488(W004) |
590 | 32010 |
常州大学 | 本科批 1127(W002) |
587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本科批 1451(W002) |
587 | 34034 |
西安理工大学 (卓越班) |
本科批 2695(W001) |
584 | 36041 |
青海大学 | 本科批 2197(W003) |
583 | 36735 |
青岛理工大学 | 本科批 2192(W003) |
583 | 36735 |
华南农业大学 | 本科批 1748(W002) |
581 | 38161 |
新疆大学 | 本科批 2771(W003) |
580 | 38858 |
石河子大学 | 本科批 2436(W006) |
576 | 4180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 |
本科批 2399(W005) |
574 | 43302 |
华侨大学 (厦门校区) |
本科批 1750(W005) |
574 | 43302 |
温州大学 | 本科批 2606(W003) |
573 | 44100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本科批 2399(W005) |
571 | 45684 |
西安科技大学 | 本科批 2693(W002) |
571 | 45684 |
昆明理工大学 (绿色钛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 |
本科批 1937(W003) |
569 | 47323 |
浙江科技大学 (第一学年在安吉校区就读,一学年后在小和山校区就读) |
本科批 2933(W002) |
568 | 48183 |
安徽农业大学 | 本科批 9007(W005) |
560 | 55227 |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校区) |
本科批 1262(W002) |
558 | 57020 |
江西理工大学 | 本科批 1873(W002) |
555 | 59853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本科批 2351(W002) |
555 | 59853 |
成都大学 | 本科批 1136(W004) |
552 | 62842 |
兰州交通大学 | 本科批 1956(W002) |
550 | 64818 |
安徽工程大学 | 地方专项(本) (W002) |
540 | 75498 |
湖南工业大学 | 本科批 1691(W052) |
540 | 75498 |
西华大学 | 本科批 2726(W002) |
539 | 76597 |
河南工业大学 | 本科批 1570(W003) |
537 | 78827 |
山东理工大学 | 本科批 2262(W002) |
532 | 84596 |
河南理工大学 | 本科批 1578(W003) |
530 | 86973 |
湖州师范学院 (身体条件要求详见学校招生章程) |
本科批 1734(W003) |
529 | 88167 |
宁波工程学院 | 本科批 2148(W003) |
529 | 88167 |
湖北师范大学 | 本科批 1662(W002) |
528 | 89425 |
福建理工大学 | 本科批 1279(W002) |
528 | 89425 |
天津城建大学 | 本科批 2540(W004) |
524 | 94411 |
辽宁工业大学 | 本科批 1978(W002) |
523 | 95659 |
台州学院 | 本科批 2515(W001) |
522 | 96937 |
聊城大学 | 本科批 2010(W001) |
522 | 96937 |
辽宁科技大学 | 本科批 1986(W002) |
520 | 99522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材料)(不招色盲、色弱者) |
本科批 1657(W002) |
519 | 100825 |
合肥师范学院 | 本科批 9109(W006) |
517 | 103523 |
安徽科技学院 (龙湖校区) |
本科批 9101(W007) |
515 | 106107 |
重庆文理学院 | 本科批 1198(W002) |
515 | 106107 |
西安航空学院 | 本科批 2687(W004) |
515 | 106107 |
湖南工学院 | 本科批 1690(W002) |
514 | 107457 |
宿迁学院 | 本科批 2504(W003) |
513 | 108818 |
淮北师范大学 | 本科批 9012(W007) |
512 | 110193 |
龙岩学院 | 本科批 2022(W002) |
499 | 128198 |
长春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与乌克兰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合作办学) |
本科批 1089(W003) |
498 | 129610 |
华北科技学院 | 本科批 1739(W006) |
497 | 131022 |
吉林化工学院 | 本科批 1777(W003) |
495 | 133925 |
商丘师范学院 | 本科批 2342(W002) |
495 | 133925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本科批 1537(W002) |
494 | 135342 |
枣庄学院 | 本科批 2891(W002) |
494 | 135342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 本科批 2300(W002) |
493 | 136770 |
西昌学院 | 本科批 2725(W002) |
491 | 139565 |
蚌埠学院 | 本科批 9102(W003) |
490 | 141050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本科批 2991(W002) |
482 | 152465 |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本科批 1049(W002) |
482 | 152465 |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学习课程
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种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材料制备、加工成型的基本技能,探索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材料进行利用和改性。例如:卫星外壳材料的强度提升、手机液晶面板材料的清晰度优化、医疗行业人造关节的耐用度提高等。
开设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化学》、《量子与统计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现代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工艺与设备》、《材料热力学》、《功能材料及应用》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方向
专业代码:080401
专业层次:本科
学制年限:四年
选科建议: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
就业方向:工业、航空类企业: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材料工程、质量检测; 科研类单位:材料研发、性能测试、显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