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41所大学面向河北招生,录取分数线在481-636分之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河北录取分数线最低的大学是新疆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是大连理工大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河北的录取分数线及相关招生院校,供大家参考!
一、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2024年河北分数线概览
1、物理类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在河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36分,对应录取位次34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在河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22分,对应录取位次6766。华北电力大学2024年在河北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分数线为620分,对应录取位次7388。大学名 (专业说明) |
批次 专业组 |
2024 分数线 |
2024 位次 |
---|---|---|---|
大连理工大学 (新工科拔尖班) |
本科批 | 636 | 343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本科批 | 622 | 6766 |
华北电力大学 | 本科批 | 620 | 7388 |
北京科技大学 | 本科批 | 618 | 8071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本科批 | 611 | 10715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本科批 | 610 | 1114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本科批 | 604 | 13836 |
河北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94 | 19278 |
上海电力大学 | 本科批 | 592 | 20511 |
江苏大学 | 本科批 | 587 | 23707 |
北方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87 | 23707 |
长沙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582 | 27183 |
东北电力大学 | 本科批 | 580 | 28695 |
西南石油大学 | 本科批 | 579 | 29456 |
青海大学 | 本科批 | 576 | 3185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本科批 | 572 | 35109 |
石河子大学 | 本科批 | 569 | 3761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569 | 37617 |
东北石油大学 | 本科批 | 569 | 37617 |
陕西科技大学 | 本科批 | 568 | 38490 |
重庆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567 | 39432 |
西安石油大学 | 本科批 | 567 | 39432 |
长江大学 | 本科批 | 565 | 41291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60 | 45895 |
安徽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60 | 45895 |
安徽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555 | 50808 |
西南科技大学 | 本科批 | 555 | 50808 |
河南理工大学 | 本科批 | 554 | 51876 |
沈阳工程学院 | 本科批 | 549 | 57150 |
无锡学院 | 本科批 | 547 | 59388 |
辽宁科技大学 | 本科批 | 545 | 61567 |
辽宁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44 | 62750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本科批 | 539 | 68573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本科批 | 537 | 70986 |
长江师范学院 | 本科批 | 524 | 87643 |
三明学院 | 本科批 | 516 | 98499 |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 本科批 | 513 | 102925 |
黄淮学院 | 本科批 | 498 | 125913 |
河北北方学院 | 本科批 | 497 | 127434 |
河北北方学院 | 本科批 | 497 | 127434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本科批 | 495 | 13062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本科批 | 492 | 135417 |
新疆理工学院 | 本科批 | 481 | 153287 |
二、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及学习课程
专业介绍: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能源、电气、化学、材料、物理、控制等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量存储和转化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在储能、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分布式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较强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
开设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自动控制原理》、《材料科学基础》、《能源化学》、《电气工程基础》、《新能源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电化学储能》、《氢与氢能》、《燃料电池原理与应用》、《能源系统及互联网》、《半导体物理基础》等
三、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方向
专业代码:080504T
专业层次:本科
学制年限:四年
选科建议:物理+化学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新能源、环保、机械、设备、重工、化工、矿产、地质、汽车、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等涉及储能材料、器件与储能系统开发、制备和应用的行业从事创新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设计、工业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